社区 积分充值 签到 APP下载 快捷导航
穿针引线服装论坛»社区 服装应用 服装历史 中国服装行业走过的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行业走过的路

[复制链接]
查看: 1002|回复: 0
2016-2-24 1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3

主题

4

回帖

5

听众

幼稚园

Rank: 2

引线币
7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2-10
在线时间
15 小时
积分
7
威望
0
发表于 2016-2-24 13:31:2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保定
    我国服装行业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至今,前期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纺织技术和制作技术已经很强,但是民国时期战乱平平四起,经济萧条,服装行业停滞待进。后期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慢慢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的新服装行业才算是正式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
   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变革时期,手工业劳动、大工业生产、到如今的创意高产业附加值。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时期,从有文字记载(夏朝)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算是一个大的手工业时期,穷人穿衣需自己纺布,然后自己做,富人就算能买到衣服也是找裁缝铺子,买布来做。这些铺子制作方式是单一的,制作形式是纯手工的,客户人群也是一些富商、贵族等社会高阶级人员。到了大工业生产时期,服装行业面向客户群体更广,乃至全社会,客户群体增多必然影响制作,厂商的客户源要广,不单单是等着买家自己上门了,,有弊也有利。
  制作时间提升制作数量提升客户群增多这就是好处带给制作厂商的就是效益。还有就是,劳工人员需求量增多(这算一个中性问题)对于社会减轻社会压力,对于制造厂商那些披着**的资本家们当然是多了些手去拿他们腰包里的票子,引发一个弊端就是,技术人员的缺失造成一个现象就是机子多人少,开始带给厂商的是无线的经济利润(所以早期的服装厂商都发家了),他们通过帮助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品牌加工制作获取了利润但是弊端是工薪阶级是挣不到钱的。后期发展到今天服装的创意高产业附加值,所谓创意高产业附加值就是在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加以设计投放到市场上的价格就会存在一个艺术价值,那么就等于是进入了一个用脑子赚钱的时代了。
    当然也会产生弊端,首先要说的是抄袭的问题啦,在中国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能保证服装设计者得心血不被别人挖去,设计(创意)产权得不到保护从而使雇佣这些设计者得老板看不到很好的效益可能会造成设计人员的流失这就是最大的弊端。其次,所谓的设计类院校,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导师的设计水平一般教出来的学生也是资质平平造成了社会负担大技术类人员多杂乱,技术类顶尖人员少之又少在老板的眼里看到的首先是利益所以那些杂牌学校出来的二流设计师就业率就会把高级专业学府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顶下去。特别要说的一点是,在第三个时期我们进入了两个平行但是不相交的情况,我分析可能现在是刚刚进入第三时期行业在走一个转换时期,就是创意类高产业附加值和纯大工业制作的中间时期,(有些厂家为了节省设计类人员的经费直接从某品牌扒版制作没有创意类人员的介入),还有就是第三时期和第一时期很相似但是受社会经济和发展影响又有本质的区别,第三时期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穿衣水平的认知越来越深,也有可能是发达国家社会潮流的影响出现了定制类服装,这些服装制作精美设计独特新颖材料珍贵人工和工业制作结合费时费工,价格昂贵,同时弊端是,消费人群圈很小通常是,演艺类,或者是企业高层,政府官员,在欧洲通常还有王公贵族。所以很像第一时期的类似“定制”服装,它们的服务人群都是社会高层人士。
    第三时期是用大脑代替双手的时代随之会淘汰许多的小的加工作坊,它们处在房租水电和员工工资和材料开销的重大经济**下可是随着人们对文化的重视对美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没有创意的服饰市场就会冷淡,支撑,不转型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毋庸置疑!!
    相信中国的服装行业在未来不久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设计产权的保护希望政府部门也会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希望对于设计教育类的院校应当严格控制,保证设计类人才的水平和职业基本素养。
此篇幅文章为原创文章仅个人看法。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穿针引线网为中国服装穿针引线!
穿针引线网成立于2001年,是服装行业深度交流平台,穿针引线网一直在以实际行动促进业界同仁的联合与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