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积分充值 签到 APP下载 快捷导航
穿针引线服装论坛»社区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细分领域-男女童 中国苗族服饰(详细全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民族服饰] 中国苗族服饰(详细全面)

    [复制链接]
查看: 77436|回复: 296
2024-3-7 1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发表于 2005-7-13 13:29:5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汕头
本帖最后由 嫡宿迩 于 2010-11-19 23:59 编辑

一:  湘西型服饰主要流行在湘西方言区,包括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的松桃、晴隆,四川省的秀山、酉阳,湖北省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这一带的苗族在历史上同汉族来往比较频繁,男女服饰变化较大。自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后,服饰与当地汉族已大致相同。男子穿对襟短衣、长裤,缠头帕,打绑腿。妇女上穿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下穿宽脚裤,系绣花围裙。衣襟、袖口、裤脚均饰有花边。天寒时,在衣外套坎肩。包头帕。节日时,妇女喜戴银饰。
  因地域不同,花垣、凤凰、古丈等地妇女的头帕、围裙等又略有差异。
  湘西苗族妇女擅长刺绣。刺绣以平绣为主,喜用折枝花鸟图案,形象逼真。绣花多用于装饰衣服的襟沿、袖口、裤脚、围裙以及背裙、帐檐、门帘等。其绣品平滑光亮,色彩和谐。
  古代苗族男女皆椎髻斑衣。自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湘西苗族服饰逐渐发生了变化。据道光年间《凤凰厅志》记载:"苗人前惟寨长薙发,余皆裹头椎髻,去髭须如妇人。短衣跣足,以红布搭包系腰,著青蓝布衫,衣边銙脚,间有刺绣彩花。富者以网巾约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两耳贯银环如盌大,英围银圈,手戴银钏"。"其妇女银簪、项圈、手钏、行滕皆如男子,惟两耳皆贯银环三四圈不等,衣服较男子略长。斜领直下,用锡片红绒或绣花卉为饰,富者头戴大银梳,以银索密绕其髻,裹以青绣帕,腰不系带,不着里衣,以锦布为裙,而青红间道,亦有钉锡铃绣绒花者,两三幅不等,与男子异"。随着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苗族服饰明显地吸收了汉族的特点,妇女由穿裙改为穿裤,上衣圆领,衣襟、袖口、下摆及裤脚均镶绣宽幅、多层花边。
  清末湘西带苗族男子也有穿形同马褂的大袖衣,衣长及膝,前后左右开衩,无立领,系铜扣。
  花垣、吉首、保靖等地苗族妇女上穿圆领大襟衣,习于卷袖,露白色挑花袖套。下着宽脚裤,腰系绣花或挑花围裙。包黑色头帕,帕子折叠平整,盘绕整齐,未挽一道,恰齐额眉。此种装束人数较多。
  凤凰大部地区和松桃等地苗族妇女服饰与花垣、吉首等地有所不同,上衣饰花盘肩,衣襟花饰较少。戴胸围兜。头缠花格布帕,帕长十余米,层层环绕呈圆筒形,以高大为美。天寒时,加包短帕,由额前包至脑后,掩住两耳。过去妇女着盛装时,佩戴银披肩或云肩,现在已不多见。
  泸溪、古丈南部和吉首东部地区妇女穿海蓝色立领大襟窄袖短衣,无花饰,戴挑花胸围兜。男女均围白色帕,帕角绣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
  居住在贵州省晴隆、普定等县的苗族(俗称"喇叭人"),据考证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去。其服装款式与湘西苗族基本相同,妇女衣长过膝,袖宽盈尺,衣襟、领、袖均用青布和花绦镶边。扎青或蓝色腰带,穿绣花鞋。
  妇女发式:少女梳单辫,喜缠白色长头帕,发辫由后往前缠于帕外。婚后挽髻于顶,高约三寸,呈圆椎形。罩以青帕,帕两端垂于脑后。
  湘西银饰种类繁多,除耳环、项圈、手镯、戒指外,还有牙签、银披肩、银冠、针筒等。以牙签、银披肩最富特色。常见的图样有寓意爱情的“鸾凤交颈”、“双凤朝阳”,有表现吉祥的“鲤鱼跳龙门”等。
  苗族花带历史悠久。据传说,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深山里的苗族人民常遭蛇害。当时有一个聪明能干的苗族姑娘,从蛇不咬同类得到启示,便把五颜六色的线织成与蛇大小相当,花纹相似的花带拿在手中,果然十分灵验,蛇没有伤害她。于是她就遍告族人,大家纷纷仿效。从此,织花带的习俗便代代相传。
  如今花带已成为湘西苗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和必需品。常用来作围裙带、背裙带、袜带、裤带等。青年男女相爱,花带又是女方送给男方的信物。编织花带是姑娘们必须学会的本领,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习编织。花带是用棉线和丝线编织而成。一般宽3-6厘米,长100-150厘米。常用的图案有"双龙抢宝"、"六耳格"、各种花鸟及几何形等纹样,配色谐调,编织精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 Last edited by 风之伤 on 2005-8-18 at 23:15 ]

[ 本帖最后由 风之伤 于 2005-9-20 11:32 编辑 ]
苗族妇女盛装衣裙(清末)1.jpg
苗族妇女盛装衣裙(清末)2.jpg
花裙.jpg
女上衣.jpg
花垣苗族妇女.jpg
保靖苗族青年妇女夏装.jpg
苗族青年妇女.jpg
青年女装.jpg
吉首东部地区挑花头帕.jpg
花带.jpg
各种银饰.jpg
松桃银披肩.jpg
松桃饰银胸围兜.jpg
绣花鞋.jpg
凤凰绣花背裙.jpg
云肩。凤凰,松桃一带苗族妇女盛装佩饰。1.jpg
云肩。凤凰,松桃一带苗族妇女盛装佩饰。2.jpg
花袖套.jpg
女裤脚花.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 +5 引线币 +8 收起 理由
嫡宿迩 + 8 精品文章哦··
风之伤 + 5 中国苗族服饰。。。 .

查看全部评分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3:35:3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二:   黔东型服饰主要流行于黔东方言区,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县和邻近该州的都匀、三都、荔波以及广西的融水、三江等县。黔西南的贞丰、安龙、兴义、兴仁等县的部分苗族也着此类服装。
    男子的传统服装为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均着长裤,扎腰带,用长巾缠头。由于地区差异性较大,妇女服饰比较复杂,但在服装款式,服饰工艺、银饰、发式等方面,也有某些共同之处。
服装款式:清水江流域多为交领、右衽、筒袖半体衣。都柳江流域多为大领、对襟、敞胸短衣,内挂菱形胸衬。雷山、丹寨、榕江等县部分地区为大襟衣。下装多穿百褶裙。裙子长短各地有异。长裙及踝,中裙至胫,短裙不过膝,最短者仅有15厘米。系围帕,裹绑腿。仅个别地区穿裤。
    服装分盛装、常装两种,款式相同。盛装雍容华贵,精致艳丽。常装素雅,经济实用。衣料多以自织自染的青色、咖啡色棉布为料。制作亮布是这个地区的特点。

服饰工艺:刺绣、挑花、蜡染、纺织运用比较广泛,技艺讲究,图案以动植物花纹和几何花纹为主。在花饰色调上,清水江流域妇女盛装以红、绿色为主,色彩浓艳,南部地区和贞丰一带以绿,蓝色为主,庄重典雅。
    银饰丰富:妇女银饰多达四五十种,尤以台江最为突出。年轻妇女盛装时银饰满身,重达8000克左右,银饰之多为本型服饰所特有。
    妇女蓄发挽髻于顶,多用布包头,包法各地有异。 

[ Last edited by qqh723 on 2005-7-13 at 14:08 ]
耳柱1.jpg
P8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收起 理由
风之伤 + 8

查看全部评分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75

主题

4453

回帖

7

听众

引线元老

谁是谁的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引线币
18634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5-20
在线时间
3526 小时
积分
4548
威望
305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5-7-13 13:37: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好,不错,鼓励,嘉奖
(深沉状……)
——我是在做梦吗?
(冲到自己床前,掀起被子……)
——被子里没有我,不是在睡觉……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3:38: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本帖最后由 嫡宿迩 于 2010-11-20 00:04 编辑

二:
(1) 台江式服饰流行于清水江流域的台江、黄平、施秉、镇远、凯里、雪山、剑河等苗族人口密集的各县。黔西南的贞丰、兴仁等县的部分苗族是清代从黄平迁去的,服装与此式基本相同。
      传统女装多为交领、右衽、筒袖半体衣(个别地区为左衽),将衣领与襟伸展即成直线,且前襟略长于后襟。穿大襟衣的人数较少。下穿百褶长裙或中裙,系围腰,裹绑腿。盛装时穿绣花鞋,佩戴多种银饰。此式服装款式虽同,但在服装质地、制作工艺、图案内容、花饰繁简以及色调运用等方面又有各地因循传统而形成的地区间的明显差异和各自的独特风格。人们仅凭刺绣手法或用料差别便可分辨出所属地区。近几十年来,雪山、凯里一带妇女也有改裙为裤的。
  男子服装现多穿对襟短衣、长裤,束腰带,包头帕。老年人在节日也有穿长衫的。
台江县台拱地区女盛装包括绣花上衣、花带裙及百褶、绣花鞋等。上衣多用黑色"斗纹布"缝制,衣领、袖、肩部均有花饰。早期花饰工艺多用缠绣,辫绣是在二三十年代盛行起来的,成为台拱地区特有的刺绣方法,其纹样色调以绿色为主,也有用红绿间色的。花带裙内的百褶裙,长及脚面,裙料喜用松软的藏青色土布,每条裙需布20米左右。其作法各地大体相同,即按裙长将布剪下,连成所需宽幅,然后将布展放在用稻草铺垫成的弧形席面上,之后,洒白汲水,将布折成小褶,用线分段固定。每条裙褶多达五百个左右。据说最早的百褶裙是一位老妈妈上山砍柴时看到林中的蘑菇受到启发而缝制的。

      台江县台拱地区围腰与裙等长,均以或绣或挑或织的约18厘米宽的花饰作为中间一幅,另一幅缎子或土布分成两半,缝在花幅两边。青年姑娘喜用绣花或织花围腰。

      绉绣衣袖花。绉绣是先将丝线八九根或十几根编成小辫,然后将小辫有规则地均匀地绉起来由外向里按花样铺钉在图案上(平铺的叫辫绣),花纹呈浮雕状,立体感强。除台江的台拱外,凯里的挂丁、雷山的西江也很流行。此绣法一般多用于盛装花饰,其色调多为绿色。

      雷山县西江地区女服色彩艳丽,工艺考究。其上衣与台拱地区相同。与上衣相配套的带裙,系由二十余条花带排列组成。每条花带又分为上中下三段,均绣有不同花纹。西江刺绣花图案大都是苗族人民喜爱的龙凤、鸟蝶和牡丹、石榴等动、植物花纹,图案造型富于想像而又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

      台江县施洞地区的妇女盛装,款式与台拱地区相同。花饰多,以平绣为主。但所用布料较厚,系经过多次浆捶之咖啡色亮布。百褶裙较台拱地区略短。其特点是将裙身分为两段,下段约15厘米为夹层,裙褶较上段为宽。过去在两段相接处多嵌有锡片,现仅缝有一路深红色丝线。

      族洞地区刺绣最为盛行,尤以散线平绣为其主要特点。平挑、织花、堆花在花饰中亦占有一定位置。平绣多用於装饰上衣。散线绣是先将一根丝线分成若干股后再绣。故其绣品十分精致。水云纹是这个地区在纹样形式上的最大特点,运用得也很成功。如在一幅绣品中,既能某一物象为主体,又能将不同类型的物象统一于水云纹的纹样中,物象变化巧妙多姿而又不失原形,给人以活泼和谐之感。
      在色彩运用方面,盛装花饰一种是以红色调为主,苗族称之为"欧拖"(亮衣),另一种以蓝色调为主,称之为"欧啥"(暗衣)。服饰图案,内容广泛,寓意丰富,或反映故事传说,或颂扬苗族人民勤劳勇敢,或象征吉祥爱情,件件绣品,如同一幅幅画卷,给人以遐想和美的享受。

      施洞织花围腰图案。织花围腰,系用自制木质织机纺织而成。制作工艺一般是以黑或白线为经,彩线为纬。所织花纹介于真实形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图案布局多是由中心向四周展开,上下均匀,左右对称。其纹样通常是以表示吉祥的龙凤为中心,四周配以花鸟虫鱼,也有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内容丰富,耐人寻味。

      大约在三十年代,凯里、雷山苗族妇女已开始有人穿大襟短衣和长裤了。解放后为便于生产劳动,节省做衣时间,更多的妇女改着短衣和长裤,仅在襟边、环肩等处有花饰,胸戴绣花围兜。现在这种服饰在凯里、雷山一些地区已很普及,甚至在节日也不再穿长裙。

      堆花系用浆了皂角水的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按花样把这些小三角一层压一层地堆钉成各种花鸟图案。百余年前凯里城郊的舟溪、台江县革一地区均用此法做盛装花饰,后因制作太费工,加之此种服装必须钉上银饰成“银衣”方可穿用,故现已多为刺绣所代替。但台江县台拱、施洞的妇女盛装领花还多以此法制作。

      凯里县旁海区的凯棠、翁项乡和台江的革一、平水等乡的妇女服装除包头外,其衣裙款式与台江县革东女服相似,唯在用料、花饰部位、刺绣方法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独具特色。妇女上衣多用自织自染之紫红色棉布为料,且不捶亮。领花及襟边花饰较其他地区为宽,刺绣方法虽有多种,但"打籽"是他们缝制盛装的传统刺绣方法。其纹样多采用水云纹,内容以花草为主,在色彩运用上是绿色和红色并重,即红花绿叶。刺绣时用线是外浅内深,花叶之边缘均用白线,故其绣品给人以柔和、富丽之感。百褶裙以裙尾有两条宽窄不同的蓝色丝织花纹为特点。

      黄平县苗族服装在染色、加工方面都有独特的工艺。以前妇女传统盛装以自织自染的棉布为料,后来由于养蚕业的发展。丝料逐步代替了布料,现在都喜欢购买花缎做衣料,再经多次染捶,制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咖啡色亮布。在黄平加工亮布遍及家家户户,俗有"路过苗家寨,处处闻捶声"的说法。
      衣背是黄平妇女盛装的主要装饰部位。女裙均饰玫瑰色花边,常用图案有两种,一种叫"某加单乃"即小人花;另一种叫"摩登色"即颗颗花。花边由数层组成,织绣结合运用,花纹精致。一般以二层花边者为上品。姑娘头戴咖啡色挑花帽,已婚妇女挽髻,用咖啡色亮布方帕(对折成三角形)包头。

      衣背花。黄平、施秉一带苗族妇女盛装之衣背花尤为考究。花纹布局大多为四方连续图案,纹样内容多为想象化的化朵造型,纯几何纹样亦较多,图案化动物纹样则很少。色彩应用以紫色为基调。在刺绣技法上采用数纱方法以保证图案的整齐、对称。一般多是以每个单位纹样的中心为起点,向四方成放射状展开。由于丝线走向不同,在阳光下有熠熠发光的艺术效果。


贞丰县着此种服装的苗族是清代从黄平迁去的,女服款式与黄平同,唯衣服用料不分男女老少,均以黑色为基调。刺绣以素雅取胜,尤以女服之衣背花最为讲究。衣背花多用深蓝或深绿色丝线平挑而成,针法缜密。其挑绣有固定的方式和针法,丝线走向分纵横两个方向。每个单独纹样的花纹,上下左右对称,图案工整,风格古朴,庄重脱俗,是苗族服饰中又一美的典型。姑娘们对衣背花极为珍视,谈恋爱时,常将衣背花片作为馈赠男方的信物。
  围裙花工艺有两种,多用白棉线或织或挑在青色底布上,黑白分明,别具风格。

      台江县革东地区女装亦为大领半体衣,但以袖窄、左衽区别于本式其他女装。下穿过膝百褶裙,不戴围裙。天寒时缠裹腿。其花饰以红黄间为主,纹样多为几何形,技艺多采用挑花与织花。衣袖花多采用平挑,百褶裙采用十字挑。女裙中段有一路以人骑马为主要内容的横向传统花纹。此种纹样历代相传很少变化,成为革东地区女服的重要标志。

      剑河县温泉及台江县五河地区女服款式大体与台江式其他地区相仿,但上衣袖窄,领边及衣肩、袖、背等部位均用紫红色丝线挑有大面积几何形花纹。百褶裙较长,且下缘织有约18厘米宽的红、蓝、绿色横向条纹。系前、后花围腰。

      在黔东型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艺术中,银饰占有重要地位。据传,银饰曾是避邪秽、驱鬼蜮、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但后来却逐渐演变为贵与美的体现。银饰越多,便越富越美。这种观念几乎成为苗族人民共同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惯,所以每个家庭不惜重银装扮自己的女儿。如台江、雷山、凯里等地妇女盛装银饰种类纷繁,整套盛装的银饰竟有五十多种,用银重达8000克。各地区银饰虽种类繁多,但形象都大同小异,不如服装那样各地有各自的风格。银帽、银衣、大银角、猴链、耳柱等为该型所特有。这些银饰的铸炼、捶打、编结、刻花、洗涤等工艺,均由苗族银匠手工制作。图案多系龙凤花鸟等动植物纹样,造型生动,玲珑精美,情切意深,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银衣。即把做好的银饰钉缀在最好的花衣上。银衣上的银饰大致是四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银片和银泡。在银片、银泡上通常都压有龙、鸟等浮雕花纹,在半圆形银片下还缀有响铃,衣摆下缘钉有带链的瓜子形银片,走起路来悉卒作响。

[ Last edited by 风之伤 on 2005-8-17 at 21:17 ]
台江式.jpg
台江式1.jpg
台江式2.jpg
台江式3.jpg
台江式4.jpg
台江式5.jpg
台拱女盛装.jpg
台拱女盛装1.jpg
台拱女盛装3.jpg
台江绣花围腰图案.jpg
凯棠“打籽”花饰.jpg
施洞织花围腰图案.jpg
凯棠女服.jpg
施洞织花围腰图案2.jpg
衣袖绣花图案.jpg
围腰花.jpg
衣袖花1.jpg
衣袖花图案.jpg
衣袖绣花图案.jpg
衣袖绣花图案2.jpg
佩戴银饰的苗族姑娘.jpg
银衣.jpg
裙.jpg
银角.jpg
银角1.jpg
银帽.jpg
银项饰及局部图案.jpg
前围腰.jpg
贞丰女装.jpg
女服.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3:53: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二:
(2)   雷公山式服饰主要特点是女裙较短。这部分苗族自称"敢淖",俗称"短裙苗",操黔东方言的北部土语。主要分布在凯里、麻江、丹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等县交界的雷公山周围的高坡地带。
    男子的传统服装为大襟衣、宽脚裤,盘青帕,穿草鞋。近四五十年来,青年人喜欢穿对襟衣,裤脚逐渐变窄。
    妇女服装有便装和盛装两种。便装多为圆领大襟短衣。盛装是大领对襟衣,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花饰多,其他地区花饰较少,或无花饰。图案多为几何纹样,工艺十分讲究。下着百褶裙,其突出特点是裙带风子很短,短者仅20厘米左右,一般都在膝盖以上。平时穿四五条裙子,节日穿七八条不等。系围腰,幅长及胫,有些地方还系后围腰。
    妇女均挽髻于顶,平时包头帕,节日盛装戴项圈、耳不、银冠,有的地区还穿银衣。
    在雷公山麓的苗族中,关于短裙的来历流传着种种传说,其中"学锦鸡"的传说颇富情趣。相传古时候,有个英俊的青年上山打猎,打得一只锦鸡送给心爱的姑娘。姑娘为了回报青年的爱情,就把自己打扮得像锦鸡一样美丽。高高的发髻,好像锦鸡的羽冠,宽宽的花袖,好似锦鸡的翅膀,密密打褶的短裤,长长的花带飘在腰后,犹如锦鸡的羽尾。此后,苗家姑娘便都穿起了这种色彩斑斓的绣花衣。传说虽非事实,但它却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妇女丰富的想象和对美的追求。
大塘盛装衣裙。对襟衣,领口成四方形,衣料为蓝靛染制的自织土布,花饰多为几何纹样,满挑满绣不露底布,色调以红为主,庄重富丽。百褶裙仅长25.5厘米,裙围140厘米,虽无花饰,但制作精细。台江县岩板妇女服装,多用自织自染的咖啡色土布为料,上穿大襟衣,下穿多条短裙,系一块窄而长的前围腰,套脚笼。台江县巫脚妇女穿大襟圆领上衣,后襟较前襟长20余厘米。着百褶裙,裙长50厘米左右,在本式中是比较长的一种,系前围腰,扎织花或挑花腰带。

    凯里县舟溪女服均为大领襟衣,衣肥袖短,身长58厘米,右衽钉七颗锡扣,但在左衽只配第一颗扣子的钮襻,其余锡扣均成装饰品。下着百褶裙,裙长45厘米。裙外系前后围裙,后片较前片为短。扎绑腿,盛装时扎两副,且一定要穿鞋袜。佩戴多种银饰。盛装与常装式样无异,唯盛装衣袖、前襟下缘有花饰。剑河着短裙的苗族与着长裙的苗族居住地域相近,经济文化交往比较密切。短裙服装的色调和花饰的纹样风格以及银饰的制作与佩戴等,均与穿长裙的苗族大体相同。锡绣围腰。锡绣是将灌铸成型的背面穿孔的小锡条,按所需纹样钉缀在布面上,立体感强。此围腰系早年制品,现已不多见。

[ Last edited by qqh723 on 2005-7-13 at 13:55 ]
雷公山式.jpg
雷公山式1.jpg
雷公山式3.jpg
雷山苗族姑娘.jpg
大塘盛装衣裙.jpg
前后围裙、飘带.jpg
妇女服装.jpg
脚笼织花图案.jpg
妇女百褶裙.jpg
妇女穿大襟圆领上衣.jpg
巫脚男上衣.jpg
巫脚女服.jpg
前围腰1.jpg
女盛装衣裙1.jpg
锡绣围腰.jpg
衣袖花图案.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3:58:3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二:
(3)   丹寨式服饰主要流行在丹寨的龙泉区,妇女以下穿裙为特点。姑娘着青色大襟衣,衣长及膝,下着宽脚裤,长与上衣等齐。已婚妇女穿枇杷襟上衣,襟边镶贴色布,衣短不遮腹,系前后两片围裙,腰系花带或缠银链。扎绑腿。
    妇女头饰,婚前挽髻于顶,婚后发髻蓬松下塌,平时头包黑帕,并在后方别一枚银蝴蝶为饰,节日头插银花。喜戴项圈、手镯、耳环等银饰。
    妇女的传统盛装为大领对襟衣,衣短袖肥,花饰讲究,堆花、贴化、挑花、刺绣、蜡染等多种工艺都有应用,制作精细。风格古朴典雅。
    男子盛装时多穿自织的花椒布上衣。
    丹寨古装。这件女上衣是丹寨县杨武苗族马板六保存的祖传珍品,有百余年的历史。衣服以蓝靛布为料,衣襟下部、肩部、背部的花饰系用近似色和相关色布块堆缝而成,背部、胸襟用呢绒色块贴成三角形图案,衣袖、领口、背、腰际用挑花、刺绣装,衣袖还镶有一段传统涡纹蜡染图案。此上衣的装饰运用了堆花、贴花、挑花、刺绣、蜡染等多种工艺手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丹寨古装2.jpg
腰带图案.jpg
已婚妇女服饰.jpg
丹寨式.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4:00: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二:
(4)  丹都式服饰主要流行于贵州的三都、都匀、丹寨等县,俗称"白领苗"。妇女常装为大襟右衽短衣,衣之环肩、襟边、袖口镶有宽3厘米左右的花边。盛装为左衽衣,上衣开襟较为独特,领口略呈梯形,衣之盘肩及袖部都饰以蜡染图案,纹样为精致的涡旋纹,除蓝白色外,还间以赭黄色(用黄栀子汁染制)。下着长裤,盛装时并着长裙,裙料多用绸缎或花布相拼而成,花饰多用云纹图案。
    妇女蓄发挽髻,平时用方帕包头,呈尖帽状,外系花带。节日插山字形银饰,戴项圈、手镯等。丹寨蜡染。丹寨苗族制作的蜡染,除用于装饰自己的衣着外,还用作被单、包布等日常用品装饰,运用广泛
  丹寨蜡染,绝大部分是蓝地白花单色染制。由于苗族妇女精湛洗炼的艺术创作方法,使蜡染图案具有活泼、朴实的风格。她们的蜡染图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几何纹样,以涡纹、字纹和点、线组成。一类是自然形象纹样。她们依据动物和花卉和各种形态,创造了许多极为生动而丰富的图案纹样。特别值得提起的是各种合体图案,如花鸟合体、石榴与鱼合体,巧妙地表现了物象的特征。作者们不强求图案符合客观的正确比例,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提炼和概括,合理地添加了某些必要形态,使其特点更明确,形象更优美,富有吸引力。在染色上,虽然只有蓝、白二色,但恰当地运用了点线疏密的巧妙结合,在动与静的组合上,力求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使蜡染摆脱了单色带来的局限性,而显示出丰富的层次。

    节日女服。以亮布为料,环肩、衣袖饰传统旋涡纹,肩部、领襟和后腰飘带以红布为底,绣花以枝鸟蝶等变形图案。前后襟下缘虽无花纹装饰,但压制有三毫米宽的一明一暗的直线纹,颇具匠心。  
    衣袖涡纹图案。涡族纹,苗语黔东方言叫"窝妥",是源于民间流传的故事而形成的一种传统花纹图案,各地苗族都有运用。丹寨县俗称"白领苗"的妇女喜欢用作上衣的装饰,通常用于环肩及袖部。为什么要使用涡纹图案呢?一说苗族过去有杀牛祭祀的习俗,苗族妇女就把牛头上的涡族纹染织在衣服上,一代一代沿袭下来,保持至今,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也有传说这种纹样代表一种植物的形状。说从前有一位聪明能干的姑娘,染上了疾病,什么样的药都吃过,也没治好。一次她母亲采回了一种叫"郎鸡草"的嫩苔,煎给姑娘吃,病即痊愈。姑娘忘不了这件事,便按照嫩苔的形状画成图案,染在衣服上,以示纪念。
丹都式.jpg
丹都式1.jpg
丹都式2.jpg
背儿带蜡染图案.jpg
被面蜡染图案.jpg
衣袖涡纹图案.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4:06:0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二:
(5)    融水式服饰主要流行于广西融水、三江,贵州的榕江、从江、锦屏、黎平,湖南的靖县、会同等地。女装基本特点为大领对襟衣,戴菱形胸衫。传统衣料多为经过多次染捶之咖啡色亮布。襟边、袖口喜饰绿色或红色丝织花边。胸衬上端之精美花纹恰露于敞胸部位,在整个服装上起到了特殊的装饰效果。盛装时,下着藏青色百褶裙。平时穿宽脚半长裤,戴腿套。此式女装明显地吸收了侗装女服的特点。
    贵州的榕江县八开地区女装为大襟右衽衣,黑褶裙。平永地区妇女则穿对襟衣,下着褶裙,裙分前后两片,前裙用青布与蜡染花布间道拼成,后裙为青色。束小围腰。戴腿套。广西三江有些苗族妇女穿大襟衣,姑娘穿裤不穿裙。
妇女均挽发髻,梳髻部位各地有异。盛装时佩戴各种银饰。

    男子节日穿交领对襟衣,下着宽脚裤,用青布缠头。
    融水地区百褶裙一般长50厘米,宽6米余,需用十八幅自织窄布拼成。一条百褶裙由三名技术熟练的妇女流水作业,三天方可制成。其制法是首先将经过浆捶的一幅亮布放在木板上,用针在布的正反面按顺序均匀地划线,然后按线条打褶,并将两端缝牢,再将其捆绑在半圆形的竹片上,最后装入粗大的竹筒内,用锅蒸一小时,取出晾干,裙褶即成形,且日久不变。

   榕江平水区女装古朴典雅,独具一格,全套服装,包括上衣、胸兜、蜡染前裙、亮布后裙、围腰、护腿及织花头帕等。

   榕江平永地区的苗族传统女盛装。上衣肥大,多用绿缎。花饰图案繁缛,且背部及衣袖上部缀有活动花帘和花边。百褶裙外饰鸡毛带裙。系绣花边围腰。鸡毛带裙分前后两片,每片由八至十二条绣花带组成。男子跳芦笙时亦可穿用。此服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已不多见。

   丹寨县雅灰乡“百鸟衣”。上衣通身绣花,图案多为蝶鸟、龙凤等形象,造型生动,纹样古朴。裙由多条绣花带组成,每条绣花带图案各具特色,花带下端皆缀以白色羽毛和银铃。“百鸟衣”即由此得名。
百鸟衣2.jpg
女盛装.jpg
女盛装1.jpg
女装.jpg
胸兜图案.jpg
妇女织花.jpg
广西三江妇女服装.jpg
P85-1.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4:07:4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三:   黔中南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川黔滇方言区的贵州中南部地区、包括贵阳市效、修文、镇宁、龙里、贵定、惠水、福泉、开阳、平坝、清镇、安顺、平塘、紫云、罗甸等县、黔东南重安江两岸也有部分分布。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该型服饰在款式,色调、装饰工艺和风格等方面,兼有黔东型与川黔滇型两者的特点,呈现出纵横交错、纷繁多采的局面。
    女服的基本款式多为交领对襟衣、中长褶裙,且上衣多附有披带、背牌、多层衣脚等配件。衣料既有黔东型以棉布为主的特点,又兼有川黔滇型多以麻布为料的情况。上衣花饰较黔东型为少,但颇富特色的多层衣脚、披带、背牌等配件绣制极为精致,有的背牌还缀有银片、银泡、海贝等物。工艺手法多样,以挑花最为普遍,间用蜡染、平绣、锁丝、色布镶补、织花等,图案多为几何纹,也有鸟蝶花卉等纹样。

    妇女头饰各地有别,或以布缠头,或戴帽,或包帕。银饰有耳环,项圈、手镯、头簪等,但较黔东型少。传统男装为大襟长衫,束腰带,着长裤,重大节日"跳花"时也有着女式花衣和围裙的。
黔中南型1.jpg
黔中南型2.jpg
黔中南型3.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190

主题

5616

回帖

29

听众

高中二年级

路人甲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引线币
15547
精华
19
注册时间
2003-10-16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积分
6057
威望
0

灌水天才奖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4: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汕头
三:
(1)    罗泊河式服饰流行在贵州的龙里、贵定、福泉、开阳等县沿罗泊河两岸的地方。
年轻妇女盛装时上着对襟交领青布夹衣。两襟通领处接一条3厘米宽的布边,穿时外翻。上衣两襟、后背、袖部均挑有几何纹花饰,有的并缀钉银泡,背部纹饰呈凹形布局,后领处横缀一条约9厘米长3厘米宽的白布挑花片。下围白地蜡染细褶麻(布)裙,长仅过膝,束素色围腰,缠青色绑腿。姑娘戴花帽,已婚妇女包蜡染头巾,巾外系白带。银饰品有耳坠、项圈、手镯等。老年妇女服装尚青色,无花饰。传统男装为大襟长衫,束腰带。  
  贵定县定东女上衣、蜡染裙。上衣纹饰多为适合纹样,胸背花饰纵贯。女裙花饰构图简洁,线面配合有致,疏密、粗细对比恰当,清新明快,富节奏感。有的还以彩色绢片、丝线补绣点缀裙身,淡雅中见俏丽。

   定东女上衣背部和袖部纹饰。此件上衣约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工艺以锁丝为主,平挑、平绣、打籽辅之。
蜡染裙luo.jpg
女上衣1luo.jpg
女上衣luo.jpg
女上衣背部luo.jpg
女上衣装饰纹样luo.jpg
女童帽luo.jpg
底底乳钉鞋luo.jpg
色布点蜡头帕luo.jpg
新年啊新年,狮子女孩要替天行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穿针引线网为中国服装穿针引线!
穿针引线网成立于2001年,是服装行业深度交流平台,穿针引线网一直在以实际行动促进业界同仁的联合与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