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主页 时装 趋势 街拍 人物 品牌 大赛 行业 学院 展会 毕业季

新时代、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国知名时装院校教师交流分享会在京举行

2018-5-19 20:12    发布者: 织梦人
     当下,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传统的服装设计观念和格局逐渐被全新的消费市场体系所击破和替代,多学科、多领域、跨文化的设计教育与实践势在必行。为了深入挖掘与解读当前服装设计教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教学体系,5月17日,全国知名时装院校教师交流分享会在751D·PARK不拘讲堂举行,本次分享会以“新时代、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紧密围绕新时尚产业发展、创新课堂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等课题进行创新性研讨。

    本次分享会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胡迅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江西服装学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共计60余人齐聚一堂,深度研讨交流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方法。

▲黄李勇-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黄李勇从时尚教育落地、新人奖和服装设计赛事等角度进行率先发言,他认为教学落地是时尚教育的重要组成版块,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开设“时装产业讨论”的课程,教育的诉求不仅是培养合格的服装设计师,更多的是服务于学生就业。对于当下学子们趋之如骛的设计比赛,他认为,在比赛过程当中,学生们不应该为名次而比赛,而更应该是对服装设计充满激情而参赛。

▲贾玺增-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中国服装史”主讲教师

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贾玺增博士从历史文化与流行时尚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对现当代服装设计的借鉴作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青年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对于提高其服装设计水平,深化时装设计内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聚焦于中外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贾玺增博士认为设计也需立足于当下,关注国际流行时尚趋势。当代流行时尚体系是波段性的,每个波段有不同的主题。为此,青年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时,要适当选择流行主题,而不是自己去杜撰元素。

▲刘卫-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那么,如何将道和技达到真正融合呢?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刘卫认为现代的信息快速发展、科技急速进步、社会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变革的时代,学生们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更需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动手能力、团队互动能力以及正确的社会价值。而北京服装学院的教学定位恰巧就是为设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传授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充分发展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郭家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副系主任、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理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系主任郭家琳对此颇具共鸣,她认为设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清晰定位极为重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实践的人才。未来,也许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成为服装设计师,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学院内多元化的时尚活动或者企业合作项目,去挖掘自身的兴趣点。

▲李琼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副主任,副教授

    来自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的李琼舟副主任就文化传承这个问题,以苏州刺绣、戏曲、丝绸、缂丝等很多本土文化做了一些思考,她认为在教学和培养过程当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会有意识地侧重,将这些文化传承的内容嵌入到教学模块当中,不断的提示学生需要知道的文化传统,需要学生去了解你所在的这块土地上,有哪些文化亮点是属于我们本土的。而不是通过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国外资讯进来,看到地球对面发生的一些的时尚现象。

▲陈孟超-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教研室主任

     对于北京服装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自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孟超主任感触很深,关于职业院校的教学研究,他谈到“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更多的职业技能。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正重新制定人才培养和课程的方案。根据学生们对教学的接受程度以及从实用角度上他们应该掌握的岗位技能知识,倒推出来我们三年内应该教授哪些技能,尽量对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蒋昳-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专业教师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蒋昳老师,认为虽然身为本届学生的毕业导师,她觉得每个人,每个设计师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设计的感觉,作为老师我们教给学生的是设计方法,而不是设计理念。我们应该在教学方面有一个引导比如开设一些关于传统纹样的课程,和国际纹样大赛这样的活动以及做一些跟非遗文化传承有关系的教学,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对本土的一些文化有深入了解。

▲张春海-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系教师

     来自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张春海老师介绍了他们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的成功经验,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积极开展一些国际合作与交流,聘请一些名人,行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学院在创意落地,以及产业人才输送上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

▲潘春宇-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

    来自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潘春宇副院长就本次大学生时装周举例,他认为大学生时装周有东北风、西北风、江南风、中原风、华南风等等不同的风格,这里面涉及到教学的地域性的问题,本土文化落实到我们教学体系当中,一个是拔高,一个是落地。这就需要把我们人才培养的工作做细,做扎实,做到有个性化的培养。

▲彭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工学部主任)

     来自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彭荟主任谈到职业类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针对企业的需求来进行培养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要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当中。湖南服装行业相比较沿海地区,可能相对弱一点。所以在校企合作这一块,也是我们要一直努力加强的。

▲徐平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讲师、博士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徐平华博士,以自身工作的一个经验角度来谈到应用型的和人才培养方面,包括我们的设计应当是怎么样去做,文化是需要的,科技也是需要的,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立足于企业的需求,可能人才的培养涉及的面就要被拉大。

▲陈龙-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学院副教授兼毓秀泰德设计总监

  来自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学院副教授兼毓秀泰德设计总监的陈龙老师,以参赛的过来人身份去引导大家参加服装设计大赛不要单单注重结果,要享受参赛过程,享受交流和学习。而且他告诉学生们说服装设计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而是一个团队的合作。通过赛事也好,通过校企合作,通过工作室教学的方向,都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韩蔚-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教师

    来自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韩蔚老师以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这个设计主题,从个人教学的角度,简单做了一个理解和分享。她认为在培养学生的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设计的价值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当中去教学生们做一些面料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设计理念在生活当中能产生社会价值。

▲吕钊-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自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吕钊副院长认为一个教师团队的构建非常重要,专业的定位,团队的构成,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行业的变化特别快,包括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责任和态度。其实现在很多企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地去通过一些文化的挖掘和理论及概念的挖掘,能够让这些企业更多地找到商业价值。特别在这个新经济条件下,给到我们更多设计培养的空间。

     不知不觉,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流时间一晃而过,各位教师对当下设计教育各抒己见、群策群力,聚焦设计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同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深度交流与共享,加强了专业院校之间的对接,增加了尚坤塬•2018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学术氛围,充分展示当前中国时装教育教学水平。

最新评论

穿针引线网为中国服装穿针引线!
穿针引线网成立于2001年,是服装行业深度交流平台,穿针引线网一直在以实际行动促进业界同仁的联合与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