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主页 时装 趋势 街拍 人物 品牌 大赛 行业 学院 展会 毕业季

【寻找行家】王庆最初只是个移民打工仔 但他现在已是伦敦最好的时装打版师

2017-3-10 10:25    发布者: 织梦人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秀场上你看得懂或者看不懂、到了店里买天价的时装,究竟是谁做出来的?

你可能会说,肯定是设计师呀,他们不还有个更高级的头衔,叫“创意总监”吗——的确,他们是秀后谢幕时走出来的那一位,外人自然会把成果都归功于他;你可能还会说,不对,创意总监是部门主管,是头儿,哪有功夫自己动手挨件又裁又缝的?肯定是团队里的裁缝先做出来,然后交给工厂。

这已经接近答案了,但裁缝还是个笼统的叫法,裁缝裁缝,有裁有缝,但让这一切开始的,是打版师。

时装设计师和打版师的关系,好比建筑师和打地基的工人,主厨和他的副手,亦或是汽车发动机和轮胎一般……没有打版师,设计师的手稿只是一张着重服装的人物画,缝纫师、样衣工也只能感叹巧妇难无米之炊。

如果说设计师的思绪就像一堆恐龙化石,七零八落地埋在地下,那么打版师就是那个把碎骨重新拼接起来的人——得罪谁也不要得罪你的打版师,因为他是让你的理想变成现实,甚至是钞票的关键人物之一,况且真的打版人才,可遇不可求,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培养出一位。

生活在伦敦的王庆就是这么一个打版师,包括陈序之、陈安琪、李筱等一批曾求学于中央圣马丁时装学院、随后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华人设计师,从毕业设计开始,都是请他担任打版师——当然,也有一些客户,纯粹为了混个文凭,或者是玩票。

102446d873eqpgr746k7vm

当我们向陈序之问及王庆时,这位刚在米兰发布完新系列的设计师,立即本能地回应道,王哥是他们一票人打心眼里尊敬并且依赖的人。

但王庆也说,大部分人都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的存在。

王庆的故事有点复杂,他生在裁缝之家,靠着手艺赚了第一桶金,但又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个村头裁缝,跑到俄罗斯想练摊发财,之后到伦敦,把目标换成做个中餐馆小老板,结果现在又成了伦敦时装界颇有名声的华人版师“王师傅”、王哥”。这期间,小学文凭的他,学会了俄语、粤语、英语。他21年未曾回过中国。他说,要回也要等混到“人模狗样”——听起来,他有点像《北京人在纽约》里的王启明。

提到现在流行的匠心精神,王庆觉得自己不挨边,他就是个钻牛角尖的人,比方接受采访,早就有媒体想挖一挖他的故事,但都被他婉拒了。如今,可能是觉得自己离“人模狗样”的目标稍微近了一些,49岁的王庆决定和我们聊一聊。

裁缝的儿子

1968年,王庆生在福建福清一个裁缝世家,第一次真正接触缝纫是在9岁。那天他和父亲还吵了架,起因是家里的铺子新添了一台锁边机,但父亲忘记了用机器针头穿线的方法,没法干活,赶巧刚放学回家的他吵着嚷着非说自己会穿这个线,父亲却死活不信。一来二去,爷俩的对话就冒了火。

“我真的会!”

“滚!”

“真的!”

“滚!”

“你让我试试!”

“你来吧,你不会,弄坏了,我就抽死你。”

王庆没吹牛,果然穿好了线,他还找了块布,踮着脚,模仿着曾经见过的祖母和父亲踩缝纫机的样子,一踩一踩地把布头锁上边。当他得意地把成果摆到父亲面前,被眼前事实打了脸的父亲竟然还说了声不错,接着拿了条做到一半的裤子给他,让他再试。这一试,换来的除了又一声“不错”,还有一大包等着锁边的货。父亲对他说:“锁完这些就去玩吧。”他当时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奖励,证明了自己的确牛,但没过多久,他发现“这是一个坑,因为货是永远做不完的,今天做完了,明天又会有新的。我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了。”

王庆不是无师自通。实际上,前一天开发那个机器的老师来家里上门讲解使用方法时,王庆就躲在一边看。他第一次见这种机器,觉得新奇,所以听得入心。另外,作为一个裁缝的儿子。他对大多数缝纫设备的重要部件都不陌生,尤其是针头——他懂事起的第一个记忆就是自己偷玩祖母的缝纫机,结果手指被针戳穿取不下来,哭到晕菜,他说那是他记事以来,第一次哭。

虽然手艺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但王庆的父亲似乎并没期盼自己的两个儿子中会有人继承家业。从开店起,他每年都会收一个学徒,不收学费,还包吃包住,付薪水。但直到1986年,哪怕他一口气收了3个关门弟子,却也从未正式教授过王庆和弟弟一丁点东西。现在,王庆的弟弟就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王庆倒是学了点本事,比如量体定制的方法,但那都是他多年锁边、车衣时被动“偷听”师兄弟们上课学来的。至于缝纫活儿,则是常年累月锻炼出来的,“是个熟练功”。

“只有你做错了,你才记得住,学得会。”王庆的爹这样告诉儿子。

村头万元户

王庆果然没有子承父业,甚至20岁时自立门户在老家开了自己的铺头,刚开始客人嫌他是个愣头青,不相信他,生意自然不好,他就把铺子的一半改成杂货店,后来父亲店里忙不完的活儿,顺道转交给他做。

在父亲的帮助下,小店生意逐步有了起色,给王庆送洋烟洋酒,以求加个塞的华侨客人越来越多,他托这些客人给他带点杂志回来,想着从外国杂志上研究几个流行款,结果华侨们会错了意,带给他的都是些成人杂志。

虽然初中文凭没拿到,但靠着祖母和父亲传下来的裁缝手艺,和“来一个客人留一个客人”的倔脾气,王庆发了小财——他是村里1000多户人家里的第一个“万元户”,还是全村第一个买彩电、买摩托车、买DVD机的人。1996年,他的年收入已经可以轻松赚到五六万。

但那时候的王庆,已经对做裁缝这个职业产生了厌倦。在老家,做裁缝最大的目标就是留住客人,恨不得从对方襁褓时的童衣,一路做到闭眼时的寿衣;虽然发了点小财,但却也被同乡的暴发户说成是“赚针眼钱”的小打小闹。王庆烦了,加之沿海地区的居民多有志在四方走南洋的憧憬,一辈子没离开村头的他,决定闯一闯。

28岁那年,王庆关了老家的店,筹谋出国。他在出发前一天才告诉了父母这件事,完全没带商量。他也没和自己十岁不到的女儿、儿子道别。他是趁着他们睡着的时候走的。从头至尾,他出国的决定只有妻子一人知道。他俩说好,5年后他一定“人模狗样”地回来。

俄罗斯败家记

他没想到,自己这一走就是21年。期间,他再没回过国,连女儿出嫁都没回去。他偶尔梦到家里,梦里的家人还都是他走时的模样。

他没预料到的还有自己的职业走向。他是冲着做大生意才出的国,但最后却做回老本行,当了打版师傅。现在,他在伦敦时装圈小有名气,尤其是华人设计师里,大伙都喊他“王哥”或者“王师傅”。想约他也变得越来越难。他今年的40磅每小时的酬劳报价已超过当地普通版师快一倍,但订单还是多得要排队,今年6月的订单,据说有不少都是从去年9月就开始排上的。

“王哥太有名了,所有人都知道他能打出很好的版,在圣马丁大家做毕业设计都会想找他,”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的设计师陈序之和王庆在毕业设计里有过合作,之后又和他签了长期合约:“我觉得性价比很高,就好像一件一万块的衣服如果你买回家能一直穿,穿很久,那么其实它一点也不贵。”

王庆不挑客人,他的客户既有在时装周走秀的成名设计师,也有尚在求学的学生,只要排得上时间,他就接单。这是他在国内做裁缝时一直遵照的规矩,从祖母传到父亲,再传给他。

1996年,他先去了俄罗斯,瞎猫抓死耗子似地打算跟着同胞的大流去那儿“练摊”。在老家,乡里乡亲中靠着这样出国做买卖成了百万富翁的比比皆是。他眼红,尤其是看到从前一起喝酒、搓麻将的小兄弟们都成了大款之后。

可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做不了这样的买卖。他脾气急,又怕被打,没办法在那些总找中国摊主麻烦的魁梧俄罗斯警察面前忍气吞声;他也不喜欢“压榨”别人的感觉,开裁缝铺时,所有活儿他都亲自上阵,唯一的小工是妻子,但也只是打打下手。

王庆的俄罗斯房东曾提议出钱出铺子让他在俄罗斯干回老本行。那位房东把自己身材走样前买的贵重衣服都交给王庆拆拆补补做成新衣,因此知道王庆手上有功夫,也看好开店的前景,可王庆没接下这桩生意,他嫌赚得少——这与俄罗斯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关,他拿房东的收入举了例子——房东是当地一家公司的经理,算是高薪人群,但收入还不如他在老家开店时多。

结果是人家赚钱他花钱,“在俄罗斯就是玩,吃吃喝喝,放松自己,”王庆说,“我在那里把十几万的积蓄都花光了,小老板的心性也磨得差不多了。”

来到伦敦

他在俄罗斯一直呆到1998年4月,除了学会一些日常可用的俄语,一无所获。这让他决定去英国找找机会,他听说那是个“文明程度更高的国家”,自己也受够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野蛮。尽管他会说的英语只有“早上好”和“再见”,但他记得自己有位表弟已在伦敦安了家,所以计划先去投靠他。

表弟实际上住在另一个小城市,离伦敦不远,但也不近。这是王庆到伦敦那天才知道的。好在全球各地都有福清侨民,他打了几通电话后,当天就得以投靠老乡。第二天一早,老乡还带着他去了一家香港人开的中餐馆见工。

那个年代出国的中国人多半都有在餐馆打工的经历,有些甚至一干就是一辈子。做前厅跑堂的,对英语有要求,一般都会由香港人,或是内地留学生来做。后厨帮工虽然辛苦,但没什么门槛,收入也还得去,正适合王庆这样初来乍到的闯客。

事后回想起来,这次见工颇有转折性。王庆并没有接受这份后厨帮工的工作。理由和他在之后的几年里频繁在几十家制衣工厂间跳槽一样,他没办法忍受老板对他的一丁点“不尊重”,尤其是亚洲老板。直到现在,他说起当时那位香港老板在厨房用粤语粗口骂他老乡的情形时还是恨得咬牙切齿。也正是因此,他彻底把手艺扔到一边,准备谋划未来的转行“大事”:他要盘下一家餐馆,自己做老板,并且“全请香港工人”。

这是个有点赌气的想法,也可以说是王庆的阿Q精神,可却也终抵不过在外漂泊的苦楚,他记不清有多少次,自己在被窝里,撒着撒着恨就没羞没臊地哭起来了,他想孩子,想爹妈,想老婆,想这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漂泊他乡的孤楚促使他自发成为了一名基督徒。出国前,有过牧师想感化他,却被他倔了回去:“我那时候还挺叛逆,他问我信不信,我说我不信,我只信自己。”

在王庆的家乡,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基督徒,他的祖辈、父辈都是,他的妻子全家也是,只有他不是,“但出国以后,人抓不住自己的命运,觉得前途渺茫,在最落魄、无助的时候,就会希望找个依靠。”

餐厅复仇计划

宗教让王庆有了精神上的依靠,但也没让他忘了远渡重洋的目的,他要赚钱,要混出个“人模狗样”。

当时看来,对于像他这样想掘金的中国人,薪资水平高、又有汇率优势的伦敦真是绝好的地方——光是当地中文报纸《星岛日报》上的招工广告每天就都不带重样的,只要肯干,不愁没钱赚。但这其中,王庆想做的不多,况且受限于自己的语言障碍,选择更少。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先做回自己最擅长的事——裁缝——但这只是迂回之术,赚了钱,还是要开餐馆,还是要“全请香港工人”。

在伦敦,因为人工贵,制衣工厂又追求效率,所以导致规模普遍不大,但细分化程度很高,一般一家工厂只会生产一个品类的衣服,有时甚至连面料都有限制。在这样的制衣厂工作,工人不需要动太多脑筋,成熟的缝纫技艺才是最被看重的——这正是急着赚钱的王庆需要、也能抓住的机会。

决定做什么后,王庆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买《星岛日报》,那里有他的希望。他会把招工版上的服装厂广告一一挑出、剪下、叠好,再放进钱包。他试着给工厂打过电话,但对方只说英语,他听不懂,只得不请自来直接登门。除去周日要做礼拜,他每天吃完早饭就揣着钱包,带一瓶在家里灌好的水,买张1到6区的一日地铁通票,去找这些工厂,“跑一天回家基本得到晚上七八点,有时会到十一二点。”

王庆不懂英文,那他怎么找制衣厂呢?他把每个区有点规模的大楼的垃圾桶翻了个遍。他在找碎布、线头来确认制衣工厂的存在。他也试过把整幢楼的门铃通通按一遍,他赌其中总有一家会给语言不通的他开门。只要进门,他就可以一家家听,一家家看了。这样找了7天,他找到了一家越南老板的裤装工厂。监工大姐虽是越南人,但会说中文,简单沟通后,他入了职。两个星期后,他升职成了工头,大姐成了他的翻译和副手。又过了两周,他领到了第一个月的薪水,差不多2000镑。

2002年,当王庆攒够了可以盘下一家中餐馆的几万英镑时,他已经在伦敦几十家制衣工厂里干过活。那时,伦敦制衣厂的老板主要是越南、香港和英国本地人。由于早期多给越南人和香港人打工,为了解决交流问题,他看了两个半月港片,每天从下班看到睡觉,片子说一句,他按暂停跟读一句。翻来倒去地把四台录像机看破后,他学会了广东话。后几年,他有了经验作本钱,开始拣着老板跳槽。他比较喜欢英国老板,“起码他尊重我,越南人和香港人的老板不好,所以我再也不跟着他们干了。”

不过,这也导致了他当时的英语说得没粤语溜的窘况,除了和服装相关专业的术语以外,他的日常英语仍不见进步。但那会儿他对此一点也不上心,反正自己的目标是开家餐馆,请香港伙计,所以会粤语就足够了——在服装厂打工,就是个过渡嘛!

102447bxwnk6wwge1ya7fr
王庆工作照

重拾老本行

王庆终于攒够了开餐馆的钱,但他却不着急了。

在他老家有句俗话:不熟不做。王庆深以为然。怎么说呢,毕竟餐饮业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所以,即使攒够了钱,他也不着急盘店。他先用了一整年硬背一本英文交规考出了驾照,买了车,之后再用一年时间去中餐馆做外卖小工。

2004年,他一直同时做三四份工,白天在制衣厂,晚上5点下班后去餐馆送外卖到11点半。周一到周日他会为三家不同的店送餐。每家店的业务一般都是晚上6点到9点最忙。空下来,他会坐着和老板、小工偷学生意经,偶尔也会在后厨和前厅帮忙。

在王庆为餐馆老板梦做冲刺时,当年父亲的三位闭关弟子中的其中一位也来了伦敦。王庆喊他一声师弟,交给师弟自己当年找工作的方法。师弟最终找到了间设计补习学校,并转而得到了在中央圣马丁学院做“客席技术支持”的机会。这份工作是王庆用电话一边帮师弟翻译一边谋来的。电话的那一头是补习学校当天的代课老师,平时他是圣马丁服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导师。

王庆没听说过圣马丁,也不关心,在电话里他只介绍自己是师弟的朋友,在伦敦靠送外卖为生。那位导师却反问道一个外卖小哥怎么会能准确又熟练地使用服装专业术语?王庆只好承认自己做过样衣工。他因此得到了导师的工作邀请,只是他当时记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后就丢到一边,结果之后想找也没能找到。

王庆还是一门心思地想开餐馆。他找好了要盘的店,也和老板达成了初步的意向,就差签约付钱。可在约定签约的前一天,他和餐馆老板“闹了点小矛盾”,一气之下,他放弃了盘店的计划。

“我发现我不是这一行的,还是和他们沟通起来有一点点问题,”他说,“现在看来那就是上帝的安排。”

和餐馆老板闹掰的两个月后,王庆决定去找当时对他有兴趣的那位圣马丁导师。他后来觉得这位导师的出现也是命运。

这之前,他又回到了制衣厂。他不希望教授知道他弄丢了联系方式,所以找师弟通过一个叫王海震的中国留学生要电话,恰好王海震,还真知道导师的电话。

2004年,国内还没几个人知道伦敦中央圣马丁是个什么学校,况且彼时想学时装设计的中国留学生亦远没有今天多。但对于真正想从事时装设计的人来说,这所学校是一个神圣、甚至有点“高不可攀”的存在。那年头,走在圣马丁的校园里,几乎见不到亚洲面孔,更别提中国人——王海震是和王庆师弟合作的那一届服装设计专业研究生中唯一的中国面孔。

或许是冲着这个原因,王庆和王海震一见如故。待到王庆进了圣马丁工作,他也帮王海震做过所谓的技术支持。做版师后,他又和王海震有个几次合作。2012年,王海震成为首个获得Fashion Fringe奖的华人,而得奖的系列,正是由王庆操刀打版。也是因为这个奖,王海震得以在伦敦时装周办秀,并得到了英国时装界在资金、办公场地等方面的创业支持。

王庆和师弟在圣马丁做的“技术支持”,其实就是帮着本科生们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及纸样做出样衣。这对于王庆这样的娴熟车工没什么难度可言,但他还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他需要试着去理解为什么有学生要在衣服的胸口挖个洞,为什么有的裤子要做的这么短,连屁股都遮不住。这和他过去三十几年做衣服要贴身舒适、朴素大方的理念完全相悖,“但我慢慢也觉得这样挺好,这些就是设计,可以说是圣马丁一步一步颠覆了我的三观。”

王庆喜欢这种感觉,他也喜欢学校单纯的环境,但讨厌学校有暑假,因为作为客席员工,学生放假时,他也跟着放假,同时意味着没有薪水。他没办法接受两三个月的停工,他还需要赚钱养家。

第一个暑假来临时,他向导师申请辞职。导师提出可以为他介绍暑期兼职,只希望他能留下来,他答应了。在导师的引荐下,他认识了Avshalom Gur,一位刚刚创立自己工作室的独立设计师。

“我后来一直和Avshalom说,没有他逼我,就没有我的今天。”

“全世界最好的版师”

2017年2月伦敦时装周期间,我和王庆约在Bora Aksu 2017秋冬秀场碰头。距离开秀还有20分钟,但现场已是人满为患。王庆微信我说自己到了,但他一米七出头的个子,隐在人堆里并不好认,我一时没能找到他。

“王哥吗?”我试着冲人群里一个像是在找人的亚洲面孔说。

“对对对,是我。你好!”他也在找我。

他冲我笑得很开,就跟他的微信头像一样。不过和微信头像上戴着牛仔帽,穿着休闲格子衬衣的装扮不同,他那天穿了一身合身的藏青色西装,没系领带,深灰色的衬衫领口只解开最上头的一颗扣子,裤管上还有清晰的熨烫痕迹。配上他的板寸头,以及稍稍有点中年发福的身材,看起来有点像广东福建一带的先进企业家。

“你想喝什么?我去给你拿。”王庆像个主人一样招呼我,边说边向秀场外的饮料吧台走。

“没关系,我不渴。”

“你确定?”他反复问了我两三遍,确认我是真的不想喝后,给自己点了杯咖啡。他的英文比我想象得好,尽管带着浓浓的口音,却说得流利自然。

Bora Aksu曾是他的老板。从2006年到2009年,他每月都有一半的时间为Bora Aksu打版、盯样衣,碰上有难度的样衣还会自己做。另一半的时间,他在圣马丁导师介绍的那位设计师Avshalom Gur的工作室做着同样的工作。两边按单双周切换。巧的是,Avshalom和Bora交情颇深,Bora之所以会认识王庆也是因为Avshalom的介绍。他俩共同负担全职聘请王庆的费用。

因此,王庆没有再回圣马丁做技术支持。

“你好,王!”秀场外有个外国男孩亲昵地跑向了王庆。随后,一对夫妇马上跟上来与王庆拥抱、吻面礼。他们一家看起来和王庆都很熟,在得知我正在采访王庆后,那位丈夫兴奋地对我说:“太好了,王是全世界最好的版师,没有他做不了的东西,相信我,他真的可以做任何事。”这家人走进秀场后,王庆告诉我,刚才和我说话的人就是Avshalom。

王庆第一次见Avshalom是为了样衣工的面试,他没想到这场普通的面试会因为他非要纠正制版的错误,而最终变成一个限时挑战。据他回忆,自己当时一边指出制版师的工艺错误,一边挑衅地问Avshalom:“你想要我做套垃圾吗?”结果话一落口,Avshalom就指着墙上的钟对他说,“现在是10点,我晚上7点回来想看到一套成版以及一件样衣。”接着,Avshalom当着他的面把之前的版片丢进了垃圾桶,回过身又毫不犹豫地辞退了与那套错误打版相关的制版师、样衣工和车工,而这三个人,就是工作室当时的全部员工。

“他在逼我,他断了我的后路。”王庆说。“我那一刻觉得自己可能闯大祸了。”

他最担心的是制版,因为做裁缝时并没有打版的说法,客户的衣服都是单件做,因此裁布只用根据公式和经验用粉笔在布料上直接画了再剪就行。他不会老外那种在人台上操作的立体裁剪,况且自己甚至已经十几年没有从裁布的步骤开始做过衣服了,可话都撂了,也只得硬着头皮做。

“(Avshalom)问我,现在把我推进水里我会不会淹死,我说不会,我懂游泳。然后他就指着工作台,说这就是个水池,我现在把你推下去了。”

王庆不能死,但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立体裁剪,死马当活马医,只得拼了老命,霸王硬上弓了,就用自己原来的那点本事,可劲儿造吧!

6点50分,他总算把版和样衣都做完了,等到全部整理妥当,刚好7点——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衣服都湿透了,整整9个小时,整整一身汗。

王庆一度觉得,这是自己打过的最完美的一套版。他因此也从样衣工直接转型成了一名版师。Avshalom和Bora在事业有了起色后,还租下了一个工作室,组起一个30多人的制作小团队,让王庆担任负责人。但这之后没多久,他意识到自己打的版没有工业通用意义,因为没有在纸样上标注说明,导致其他工人们无法接手到下一步骤,进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回答来自工人们的各种关于纸样说明的问题。

“一个好的版应该能让车工毫无障碍地做出设计师想要的衣服,”他说,“一个好的版师应该是设计师和车工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链接。可以说,版师决定了一件衣服的成败。”

正因此,版师的压力相当大,但好处也很明显,王庆的收入水涨船高。2007年,他把妻子接到英国——那时,他出国刚满10年。

102448pzsri583qrriqac5
王庆与之前的顾客Nicole Farhi的合影

打版师王哥

成了版师后,王庆喜欢上了打羽毛球,他享受拍拍扣杀的感觉,觉得甚是减压。只是打了几次后,就没了对手——师弟、同乡、朋友都怕了他,被他的球打到,身上的红印子没个大半天,消不掉。

打跑了球友,王庆就把空余时间几乎都拿去看电影。他和妻子住在伦敦市郊,每天靠开车往返。他7点下班,正是出城最堵的时候,有时一堵就是一部电影的时间。他索性就先在城里看部电影再回家,电影看完,一般路也通了。

他对电影没什么偏好,什么题材、类型都看。可能也没太在乎电影的内容。一来他看重的是影院放松的氛围,二来也想借此学英语,毕竟新老板和同事说英语。此外,戏服也是吸引他的点。他认为欧美电影大多数都有精妙的戏服设计,即使是讲很久以前故事的电影,也往往会融入当下的流行因素。而且戏服对于特定场景和人物的掌控力也很有启发性。

“设计师如果和我说,自己这一季要做维多利亚风格的,那我看过讲那个时期的事的电影,我就能更明白他要什么。”

从2009年起,王庆开始慢慢减少为Bora Aksu工作的时间。作为主管,在两个品牌间连轴转的身心压力让他觉得难以为继。2011年,Avshalom由于多种原因暂停了自己的品牌业务,王庆由此转去了两家英国商业品牌做版师,其中一家是他从2009年就开始兼职的。在他看来,商业品牌比起设计师品牌应该是个更牢靠的饭碗,两份工也让他的收入更有保障。

直到现在,王庆始终保持着同时为两个长期雇主工作的习惯。但他的雇主类型却变了样——2013年,他效力的其中一家商业品牌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宣布倒闭,进而打消了他对“铁饭碗”的看法。同年,靠着在圣马丁的人脉和口碑,他开始承接学生的制版订单,以毕业设计为主。

初期,他让学生报价,自己也不还价,后来找他的人多了,生意来不及做,他开始慢慢提价当作门槛。现在他的时薪报价40英镑,接近伦敦普通版师的一倍。

他为学生工作时,都是提着工具箱上门去到学生的家里或是工作室。即使生意渐渐有了规模,他也没有成立独立工作室的想法。他觉得这样时间灵活度更高,而且在学生熟悉的环境里工作,他也能更好摸准对方的脾性,“比如如果一个学生家里一尘不染,做事很有调理,那么他(她)的设计往往是注重细节的,我也遇过家里乱到走不进门的学生,那么我会想他(她)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设计风格会很大气。”

针对学生客户,他不收定金,就凭口头相约,但他给对方两三次的反悔机会。他对于雇主的倔脾气放在学生身上也适用,之前已有和学生客户闹掰的先例,原因可能只是一句话让他觉得不舒服了……但他不担心会因此没有客户接,因为在伦敦打版师圈子里,他不觉得有能与自己匹敌的竞争对手。

比起国外的品牌和设计师,王庆觉得自己在中国留学生面前更能发挥价值。他可以用中文和学生聊家长里短,可以更准确地摸清楚他们的个性和设计风格,从而做出符合设计师期待的版型。设计师陈安琪在与他进行毕业设计的制版合作时,就花了一整个半天来聊自己的私事。王庆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和思考方法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他说,比起授之以鱼,他更想授之以渔。

“王哥制版的时候会把打好的版一片片粘在人台上,去看有哪里还需要调整,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可以这么做,我后来自己做版的时候还会用到他的这个方法,很好用。”陈安琪说。她印象里的王庆还是个很细心和亲切的人。她记得王庆看她工作室的剪刀不好用,拿着自己随身带的磨刀石,把她工作室里所有的剪刀都亲自磨了一遍。

王庆的名气在这些学生的口口相传中变得越来越大,慕名找他的学生一直在变多。这两年,当英国设计类院校里的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为学生制版已经成了需要耗费王庆一半时间精力的大生意。

“人模狗样”

他在伦敦时装圈的名声也随着这些学生的成长不断提升。他帮过的不少学生,诸如陈序之、陈安琪、李筱,都渐渐成为了活跃在国际时装周的伦敦学院派代表。他慢慢意识到,也许他在离“人模狗样”的目标越来越近。

“这是我第一次接受采访,之前有媒体也提出采访我,但是我都没答应,因为我觉得那时候没什么好说,”他对我说,“现在,我觉得我离我的目标稍稍近了一些了。”

王庆接受了自己作为幕后英雄的身份,这是做这行的规矩,他不在乎设计师是不是在某些层面上招揽了所有的光环,他得到的,是这些人抛开荣耀之余,从内心对自己真正的尊重。

现在的生活让王庆挺满意,起码在制版这门手艺上,他已经很难遇到难题。尽管之前,不乏有国内外大的品牌向他抛出橄榄枝,但现在他更看重自由。此外,同时为大公司和独立设计师服务,其中难免牵扯到行业潜规则,王庆不想搅这趟浑水。

最近,他和妻子正准备在伦敦买房。俩人看好了一套在三区的独栋别墅,房子采光很好,重要的是还有个大花园,他想让“自己和妻子住舒服点”。之前他们一直租住在市郊的小房子里。

王庆唯一想要突破的,是做出更多独创的东西:“每一次自己研发的东西做出来之后,觉得自嗨,自我膨胀——我太牛逼了,我最聪明,我能做出来,结果改天上网玩着玩着,看见前几年别人家做的东西和我做的东西一模一样,突然间有一种严重被打击的感觉。”

他还有两个较为矛盾的担忧:一怕自己的独家制版方法被人抄了去了,他反复强调:“一个人知道叫技能,别人也知道的,就只能叫本能了”;另一面,他也担心再没人会知道他的独家技艺了。他想找个传人,“这样也会有更多人记得我,甚至我死了很久以后,还会被记得。”王庆带过的学生不多,他早年偏爱的一位德国女生,如今已是Stella McCartney的首席版型师了,但既有天赋又肯钻研的苗子,着实没几个。

“如果这是你的目标,不是又要很久之后才能回国?”我问。

“快的话两三年,慢,说不定我完成不了,就不回国了,谁知道呢,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你家里人,特别是你的父母,难道不会觉得你出国太久了?”

“所以我让他们好好活下去,开心一点,而且现在通讯技术发达,想见也能见啊!”王庆虽然倔,但无论是工作,还是教育子女,他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因此,他也得到了同样的对待。

王庆刚出国时每一周都会给家里去电话。反倒是这两年,生活变好了,通讯也发达了,联系得却少了——我想,这并不是因为王庆忙,顾不上的原因。

“我爸我妈老了,我心里难受。”王庆说——我没想到他哭了。

如果说这世界上99%的人,最终都是默默无闻地离开,那王庆想赌一把,试一试自己能不能成为那1%的人。为此,在21年前,他跑去父亲的店里:

“爸,我要出趟远门。”

“去哪?”

“出国。”

……

父亲一直死死盯着他的眼睛——“他盯了很久很久。”

“既然你决定了,那就去吧。”

去试着当那1%的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Isaala 2017-3-31 00:59
受教!厉害
引用 快乐潮童 2017-3-11 10:51
很好

查看全部评论(2)

穿针引线网为中国服装穿针引线!
穿针引线网成立于2001年,是服装行业深度交流平台,穿针引线网一直在以实际行动促进业界同仁的联合与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